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0的文章

《金融市場》講義整理

《金融市場》(劉任昌老師)講義整理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4-7 6-11 《金融市場》作者劉任昌序 劉任昌與葉馬可(2020)宣告:出版免費、自由下載的《金融市場》教科書,矢言成為臺灣境內的主宰,以實踐學術界與教育界的破壞性創新,以對比傳統教科書相互模仿、缺乏創新,甚至傳遞錯誤的現象。破壞性創新策略,包含每月更新金融數據、納入最新時事議題,以圖表呈現金融市場資訊。順便實踐翻轉教室精神,在教科書每一段落標示公開講解的YouTube影片,以協助讀者預習與複習。本書是實踐《金融市場》破壞性創新志業的第一個版本。(註 ) 創新志業是感慨於: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,關鍵因素是文字與金錢(貨幣、通貨、money)。因為文字,人類的生存得以文明化(civilization),人的生命可以在時間軸上延伸,得以吸收前人的故事,也得以傳遞自己的精神(著作人格權)予後人(註 )。因為金錢,尤其是由金錢衍生的金融系統(financial system),人類的活動得以資本化(capitalization),人的努力與才能得以被評價、儲存、交換(註 ),人的生命可以在空間軸上延伸,進入各領域,走向全世界。 任何一種動物都形成一個或多個群體,這種群體就是社會(society);社會學(sociology)研究群體份子之間的關係、互動、集體生活模式,以及模式的傳承。但是,動物社會不能形成經濟體(economy),僅人類社會形成經濟體。人類在經濟體中,彼此合作與交易,促成效率交易的工具是彼此信任的金錢。以下,從大家最熟悉的市場與金錢談起,終究目的是要了解金融市場的功能與目的。 第1章:金融市場學的上游:社會科學與經濟學 金融市場(Financial Market)的「金融」是形容詞,「市場」是名詞。名詞(noun)涵蓋的概念廣於形容詞(adjective),所以,我們必須深入討論「市場」與經濟體議題,也就是經濟學(economics)。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,經濟學研究不同主體(agents)之間從事生產、分配、交換與消費財貨或服務;所謂的主體包含個人、家庭、廠商、公會與國家等。 英國經濟學家羅賓斯(註 )定義經濟學是一門科學,研究人在稀少、多用途的資源限制下,如何行為以達成慾求的目標?美國...

第七週國庫卷價格計算

國庫卷其特色在其高度安全性、流通性,並且政府以其信用作為保證,且市場價格穩定,因此較能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。 國庫券是依照面額貼現發行,到期時按面額本息一次還清,發行天期是以91天為基數按其倍數發行,且發行期限(板信商業銀行)  板信商業銀行 91 182 273 364 天期。 財務部委託中央銀行發行國庫卷,如果 標售的貼現率 % 每萬元($10000)面額國庫卷價格$ (計算)

劉任昌《金融市場》摘要與心得

圖片
  劉任昌 2020 《金融市場》首版 任何一種動物都形成一個或多個群體,這種群體就是社會( society );社會學( sociology )研究群體份子之間的關係、互動、集體生活模式,以及模式的傳承。但是,動物社會不能形成經濟體( economy ),僅人類社會形成經濟體。人類在經濟體中,彼此合作與交易,促成效率交易的工具是彼此信任的金錢。以下,從大家最熟悉的市場與金錢談起,終究目的是要了解金融市場的功能與目的。 1.            金融市場學的上游:社會科學與經濟學 金融市場( Financial Market )的「金融」是形容詞,「市場」是名詞。名詞( noun )涵蓋的概念廣於形容詞( adjective ),所以,我們必須深入討論「市場」與經濟體議題,也就是經濟學( economics )。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,經濟學研究不同主體( agents )之間從事生產、分配、交換與消費財貨或服務;所謂的主體包含個人、家庭、廠商、公會與國家等。 英國經濟學家 羅賓斯 (註 [1] )定義經濟學是一門科學,研究人在稀少、多用途的資源限制下,如何行為以達成慾求的目標?美國經濟學家 寇斯 主張(註 [2] ):經濟學研究經濟體系的社會制度,涵蓋公司、投入與產出市場,以及金融體系。 金融體系 是 經濟體 的一部分,金融體系與經濟體都是大網路,連結家計部門(個人)、廠商部門、政府部門、國外部門與各種市場。「市場」是不同主體之間從事交易的習慣、程序、系統、社會關係或實體場所;市場透過價格機能( price mechanism ):價高則供給增加、價低則需求增加,促進經濟資源的效配置率。 1.1. 財貨與服務市場和貨幣的功能 動物社會,僅有掠奪(例外是雌性動物養育幼子),沒有市場。人類社會則發展多元的市場,例如:糧食市場、魚(海鮮)市場、肉品市場、零售市場、果菜市場、童裝市場、成衣市場、住房市場、租屋市場、汽機車市場、旅遊市場、電信市場、手機市場、家電市場 … 等,終究目的是促進人類的分工合作,讓每個人都可以專注在特定領域從事生產、創造價值。 當一個農夫帶著糧食到市場,希望物物交換( barter )獲得鋤頭的時候...